设置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页面调色版
】
发布时间:2011-07-14
点击次数: 次
内容简介:注重建设 培育特色 打造品牌 ——党川林场2007年旅游产业工作交流材料
2007年,在局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我场的旅游产业工作,以人为本,求发展、重建设,讲实效,立足于挖掘森林资源的经济潜能和文化内涵。充分依托放马滩森林公园特殊地理位置,把"宗教文化"、"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 "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突出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旅游主题。在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上,拓展市场,提升服务,规范管理,树立个性,打造品牌,着力培育生态和经济"双赢"的新型林业旅游产业, 5-7月份共接待各地游客6000多人次,大、中、小会议20余个,大中专院校实习师生630人,实现旅游收入约50余万元,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一、建设铺底,推进发展
放马滩森林公园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年来,从"行、游、吃、住、娱、购"等要素出发,建成了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避暑消夏,会议观光"为一体的石门度假村,修建了人工湖,架设了高压输电线路,开通了通讯网络,初步解决了游人进入景区的"吃、住、娱"等问题,并以较好的设施设备,高质量的服务,赢得了赞誉。但是,由于资金限制,园内基础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景区道路的建设及其它配套设施建设一直比较滞后,为此,场以"建设铺底,推进发展"为主导,认真策划,积极立项,争取资金,谋求发展。从2006年开始,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现有的设施设备,共投入资金 140余万元进行了新建改建,完成了2.3公里景区道路建设及园内景观疏伐 399亩,维修简易景区道路4.3公里,改建能容纳150余人的会议室232 ㎡,娱乐室148㎡,改建颇具农家特色的休闲凉厅502㎡,搭建了可供垂钓、游玩的人工湖木制曲径桥182米,投放鱼苗1500斤,建成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广场一处,野生花卉园一个,移植野生花卉30000余株,为提高接待能力,对场家属院538㎡房屋进行改建维修,增加床位54张,同时增添了桌椅、电视、发电机、保鲜柜等设备。在公园后续建设中,首先在建设风格上,讲求接近自然,融入自然,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地形、地势,打造人在景中,景为人开,移步换景的佳境。保持自然古朴,和谐统一,温馨别致的森林特色,让游客在独特的旅居环境中,寻求休闲放松,唤起回归自然的热情。其二,对争取到的建设资金,准确定位,做到用对用好每一分钱,尤其在景区道路建设及园内景观建设上着眼长远,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度和工程质量监理制度,选择最佳建设施工方案,把"质为先"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抓机遇,抢时间,在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其三,把旅游做为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工作做实,形成全员参与,人人出力,个个献计献策的建设合力,今年,在景区绿化美化及度假村的后续建设中,全场干部职工自觉参加建设,移植野生花卉30000余株,割草130亩,维修道路6.7公里,用工1800多个,节约资金6万余元。其四在建设规模上,不求多贪大,而是分步实施,夯实基础,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完善了水、电、通讯设施,"吃、住、游,玩"条件便利的特色旅游景观,成为会议观光、休闲度假,避暑消夏,科学教研的理想场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提升服务,打造精品
通过几年来的经营,我们认识到,要使我场的森林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就要跟进旅游市场,注重塑形,把这项工作做强做细,在基础设施条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以提升服务为主导,实行社会宣传、行业宣传、新闻宣传"三位一体"和精品化、个性化、信息化"三化"等经营策略,打造自己的特色旅游品牌。
首先在优化服务上做文章、下功夫,除了规范服务程序,改善服务质量外,还推出了"首问责任制","总台接待人员授权制","五要五不要"等制度,为游客提供方便、优质、快捷的服务;推行差异化、个性化服务,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将"突出一个主线(以优化服务为主线),树立两个理念(为场经济发展服务,为游客服务),贯彻两个结合(把为游客服务与素质建设,行业风气建设结合起来),遵循六条标准(明快整洁的服务环境、文明优雅的服务语言、淡雅端庄的服务仪容、亲切和蔼的服务态度、完善周到的服务设施、科学规划的服务程序)"的服务规划,明确到每个从业人员,每个岗位,实现了"全方位、零距离、多层次", 用"100%的热情,解决1%的问题",为游客营造出一个家一样温馨的休闲度假环境。
其次在开发市场,打造品牌上动心思。旅游业是一个由客源的流动带动消费、创造利润的经济产业,没有市场的营销,不重视市场的开发,客源的增长就无从谈起,旅游业"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过去。森林旅游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参与竞争,重视营销,扩大宣传,树立特色,把市场开发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为此我们在市场促销上,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特殊宣传作用,先后投入3万余元,印发宣传资料5000多份,制作大型广告宣传牌3个,电视专题片一部,报刊500余份,扩大宣传半径,提高了知名度。二是因地制宜,按照市场需求开发旅游产品,调整服务项目,印制放马滩景区景点扑克牌1万付,移植盆栽野生花卉12000盆,出售黑土2000多袋。二是开展多形式的景区游乐活动,7月份与驻我场武警官兵、实习学生、天水日报社、麦积区城建局联合举办了"庆祝建党八十六周年篝火联欢晚会","五一"黄金旅游周和学生暑期,推出了"康体休闲度假" "家庭休闲度假""中小学生夏令营"、"婚庆度假"等活动,以经济实惠,接近大众,受到游客青睐,以生动、丰富、新奇的内容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增加了新的亮点,直观的宣传了放马滩森林公园的景观景点及服务设施。三是发挥自身优势,充分依托景区内自然景观、资源优势、历史文化遗迹,将其开发成中小学生夏令营和大中专学生实习教研实习基地,7月份以来,共接待实习教研大中专学生630多人次。
三、以人为本,强化素质
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妥善安置场富余职工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由于林区职工长期从事林业工作,缺乏技能技巧,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我们注重抓转岗后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不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岗前培训,还通过加强与其它景区旅游管理人员经验交流,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制定适用于本单位的具体措施,把岗前培训和淡季强化培训做为一项制度,长抓不懈。同时侧重学以致用,对从业人员实行定岗、定编,竟争上岗,目标管理,做到长远有规划,近期有目标,阶段有检查,日考月评,根据场考核小组对服务质量,管理规范等的跟踪考核,兑现奖惩,明确责、权、利,充分调动了职工工作情趣,形成全员创优,文明服务,参与竟争的群体合力,较好的完成了各种接待任务,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
四、培育特色,打造品牌
通过几年的探索,我们认识到,在森林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要发展,要生存,就要努力探求一条适于自已的路子,因此 ,在建设中,奔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对原有的设施进行改造,使其与大自然和谐一致。在居住条件上,我们和星级宾馆在设施设备上不具备可比性,但我们立求在简朴中追求一种舒适和温馨,以细致周到的服务,给游客营造一个回家的感觉。在餐饮上,以特色饮食为主调,以服务大众,服务工薪阶层为根本,引进"农家乐"的经营方式,增加了农家风味、野味、山野菜系列菜谱,推出了会议套餐,夏令营套餐、家庭套餐、情侣套餐、学生套餐、团队套餐、系列小吃等,让游客吃到在大饭店、大都市吃不到的美味佳肴,山珍野味,品到在大都市品不到的田园食品,风味小吃,令食者回味无穷,流连忘返。在娱乐上,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增设了垂钓、射箭等项目,尽可能使吃、住、游、玩能成一体,通过这些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目标管理,突出效益
计划性、目标性,是增效发展的保证,也是搞好管理的必备环节,因此,场对以度假村为主的各个景点,实行计划目标管理,将年计划逐部门分解下去,核定相应的成本、费用及经营利润,每月由场财务科专人跟踪考核,歇业后按完成情况兑现奖惩。同时在经营管理中,严格按照"石门度假村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从服务、结帐、报账、物品采购、供应、保管到服务人员的形象、素质、劳动技巧等环环紧扣制度,事事依章管理,让制度管人、管事,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收入监督审计制度,定期考评制度,外欠账清欠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产业开发的稳步发展,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
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景点建设完项较低,自然景观丰富,但人文景观较少且规模小,内容单一,游客滞留时间短,参与性项目少,远远达不到进入山中可停留、可观赏、可享受、可联想、可回味的游乐要求,直观感受是"白天看水游山,晚上打牌搬砖"。
(二)、旅游项目及产品单一,吃、住基本解决,行、购、娱是薄弱环节,大旅游格局还未行成,旅游范围较小,(兰州,宝鸡部分),与旅行社联系少。
(三)、投入不足,开发步伐缓慢,缺乏有操作性的招商引资平台,投入大,见效慢。
(四)、促销力度较小
七、优劣势分析:
优势一: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地处历史文化名城,景点丰富,地跨三市八县区、长江黄河两大流域。
优势二:区位优势,交通便利,310,316国道 兰州,西安较近,时空距离缩短,有利于省与省之间的大环游,实现快速发展。
优势三:天时,地利,人和同时具备
劣势一:周边环境激烈竞争,地方经济相对落后,天水旅游是起步缓慢,带动后劲不足。
劣势二:旅游产品功能不全,规模较小,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人文景观少,规模效小,内容单调,休闲功能不足,接待能力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管理层人才偏少。
劣势三:缺乏资金投入,心有余而力不足,投资观念不新
八、工作思路:
1、创新投入机制,强化休闲功能引资,集资,贷资等形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
2、强化人才培养,带动产业发展
3、丰富景点内涵,促进要素提升
4、打破季节束缚,加长旅游时间
九、今后建设目标和打算。
(一)、是对各个建设项目要准确定位,除了依托景区内湖光山色的自然风光外,主要是突出自已的特色,以秦文化为主题,把"宗教文化"、"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 "人文景观"巧妙的融为一体,修建仿秦建筑,恢复牧马滩原貌和古马道,增加游乐项目,使游客在看完周边景区的山水园林景观后,在牧马滩不仅可以领略不同的风光景色,还可骑马游射,畅游秦地,从公园入口处进入,不是长驱直入,而是有玩、有憩、有景、有思,渐入佳境。
(二)、以人为本,迎合人们走进森林、回归自然的户外游憩消费热点,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户外游憩需求,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风景林营造和对现有森林的景观改造,营造森林风景游憩林, 并根据公园内不同的的地质地貌、典型的森林植被、动物资源、药材资源、森林群落景观、水域景观、人文景观等,开发具有森林特色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和具有森林野趣和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筛选野生珍贵、观赏性强的植物,让旅游者参与植物引种驯化,让旅游者在公园里亲自营造结婚纪念林、妇女林、青年林、长寿林、情侣林等具有纪念意义的林木园,吸引国内外的科考爱好者进行科学考察。同时结合公园主题特色,开发具有实用性、艺术性、纪念性、时代性和独特性的森林旅游商品,动植物标本、石雕、根雕等;旅游纪念品,干燥花及其饰品、果类、山石;旅游食品等系列、保健品,森林山珍野菜、森林中草药等系列,其中把作为绿色食品的山珍野菜和森林中草药,作为开发的重点。
(三)、抓好市场营销,按照市场需求开发旅游产品,调整服务项目,牢牢掌握和占有旅游市场。
(四)、创建知名品牌。很好的发挥旅游业的6大要素,即吃、住、行、游、购、娱的所有经济效益。立足于依山、靠山、吃山、住山、玩山,把森林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树起特有的个性和品牌,打造自己的森林旅游"航母",占据本该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五)、重视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目前,我场从事森林公园建设、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的人员,以前大多是从事林业生产管理的人员,对新行业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需要有一个从"刨坑种树"到旅游开发、服务、管理的转变过程,要从思想观念、发展思路、管理方式、经营手段等方面强化培训,增强对森林旅游市场培育、开发、宣传促销的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使森林公园建设有一个规范发展的良性环境。
(六)、调整思路,加速发展,有思路才会有出路,有发展才会有效益,要通过融资,招商引资,职工集资,贷款等方式,争取更多的资金,进行园内建设,增加竟争机制。
(七)、在重点抓好森林旅游产业工作的同时,我们将进一步以增加职工收入为主,抓好投资小,见效快项目的开发,1、紧紧抓住"宝天"高速公路建设的商机,继续充分利用现有闲置房屋,采取租赁、招商引资的办法,增加收入。 2、"宝天"高速公路将于2008年建成通车,利用宝天高速公路出口优势,招商引资,对现有加工厂,家属房屋进行改造,建设生态园一处。3、增加投入,在石门度假村新建接待楼一座,增加标准客房50套。4、招商引资对玄武峰景点进行建设。5、加快休闲广场建设步伐。6、野生花卉栽植。7、合作进行森林蔬菜及中药材种植。7、力争3-5年内产业收入达到200万元目标
2007年,我场产业开发工作,在进一步转变观念,调整思路,谋求发展的前题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由于受经验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备,接待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跟兄弟林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有待于进一步学习和努力。